您现在的位置:掌上高考 > 高考资讯 > 最新资讯

放下叫你的孩子闯一闯

来源:www.wzhile.com 2025-05-16

最新资讯

  大部分父母不会反对磨炼成人,磨炼成才的看法,但轮到我们的孩子,又总是极少给他磨炼的机会,这就走入了教育行为的一个误区。  大家先看两个例子。

  例1、一个小孩子,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制学校。第一天就器着喊着要回家,他在教室里闹,他母亲在教室外掉眼泪。星期五接回家去,孩子说再也不去学校了,甚至扬言:再送我去,我就自杀。母亲心软了,就找人商量,是不是换一所非寄制学校。其他人劝她,不要过于心疼孩子打退堂鼓,要教育孩子向别的小朋友学习,一旦合了群,就会习惯的。星期一父母坚持把孩子送去了,孩子虽然哭闹,见到老师好了很多。等到星期五再接时,情绪基本正常。一个月将来,孩子一直高开心兴上学去。倘若这位父母出于心疼,迁就了孩子会是什么结果?

  例2、一位年轻的着名学者,回忆自己成长道路时说:我家在海边,小时生活困难,9 岁才上小学。
5岁时就打猪草,帮家养鸡养猪。还常常凌晨4点起床去赶小海,捡海货拿到自由市场上去卖。正是小时候的艰苦生活,磨炼了我的意志,知道了做人的道理。我进学校后,珍惜时间,加倍努力,成绩一直非常不错,直到大学毕业出国留学,获博士学位。

  如此的例子不少,使我想起了孟子的一段名言:

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盘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所以连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可以。

  这段话的意思是:要让一个人挑起重担,需要让他的身体和意志遭到磨炼,让他的筋骨遭到劳累,让他的肠胃挨些饥饿,让他的身体感到空虚困乏,让他做事不可以随便达到目的,这是为了勉励他的上进心,磨炼他的忍耐力,增强他的各种本领。

  为何磨炼对人的成长这么要紧呢?

  磨炼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,要努力去战胜它们,既需付出体力,又需付出心力。在这个过程中,会领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,不奋斗、不吃苦是不会成功、不会前进的。做人不可以一直轻松愉快、一帆风顺。正如古诗所写: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  磨炼需要面对实质,深入实践,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,既需要常识,又需要能力。在实践中,很多不了解的东西了解了,很多不会做的事情会做了。常识增长了,本领也提升了。正如古人所云:纸上得来终觉浅,需知此事要躬行。

  大家很多父母都读过毛泽东同志的《实践论》,那是一篇关于实践重要程度的充满哲理的经典之作。重读《实践论》对大家教育孩子也大有裨益。

  为何有的父母心里了解磨炼对孩子是需要的,却极少给孩子磨炼的机会呢?

  重要原因是心疼孩子。爱还爱不过来呢,怎舍得让孩子吃苦。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情感冲淡了理智。除此之外,父母常常有所担忧,孩子离自己远些去磨炼,怕生病,怕出危险。天津一所小学, 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带到远郊县一个军营去磨炼, 事先没告诉父母具体地址。可是两天将来,一拨儿又一拨儿父母携带吃的来看孩子了。孩子是什么表情呢?努力克制想父亲、母亲的情感,对父母说:你们赶快回去,让我多难为情啊!看来,孩子们非常想参加集体的磨炼。

  磨炼的方法不少,除去学校、社会团体组织的磨炼式夏令营、冬令营、社会实践以外,徒步远足、爬山,常常性体育活动,困难程度较大的劳动,独立处置问题,坚持生活自理等都会使孩子得到磨炼。重点在于父母的认识和决心。

  这里,把着名学者、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话送给父母: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,不可以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,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4年重庆高考考试录取时间:7月上旬至8月中旬
  • 浙江台州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优先录取资格考生名单公布
  • 2025年广东高考考试总分及各科分数 满分750分

[]2025顺义一中高中二年

[]2025北京海淀高中三年